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读1939年李拂一先生《佛海茶业概况》的疑惑

发布时间:2023/11/23 11:04:39
字号:T|T
《佛海茶业概况》
 
作者:李拂一
 
一、绪论
普洱茶叶,驰名天下。其实现今之普洱并不产茶。或谓十二版纳各产茶区域,在过去曾隶属普洱,以是得名。而普洱府志载,距今百数十年前,十二版纳出产茶叶,概集中普洱制造,同时普洱又为普思沿边一带茶叶之集散地。后制造逐渐南移,接近茶山。由普洱而思茅,而倚邦、易武。今则大部集中佛海制造矣。“普洱茶”一名之由来,当以开始集中普洱制造,以普洱为集散地得来为近似。
 
注1:明代至解放前,普洱圆茶的原料主产地是古六大茶山。民国时期,勐海逐渐成为藏销紧茶原料和成品的加工中心,也加工少量圆茶、砖茶。普洱茶以集散地普洱而的得名。疑问一,以现今勐海留存的几万亩古茶园看,明清两代勐海是否是普洱茶的原料主产地之一?
 
十二版纳,原包括思茅、六顺、镇越、车里、佛海、南峤、宁江、江城之一部,及割归法属之猛乌、乌得两土司地。至近今所谓之十二版纳,则以前普思沿边行政区域为范围,即车里、南峤、佛海、宁江、六顺、镇越等县区及思茅之南部,江城之西部。其猛乌、乌得两土司地,早已不包括在今之十二版纳之领域内矣。
 
澜沧江自北而南微东,斜分十二版纳为江内、江外两个区域。东为江内,西为江外。六顺、镇越两县及江城之西、思茅之南属江内。车里(一部分在江内,今景洪)、佛海、南峤等县及宁江设治区属江外。一般人大部以江内产,即镇越、思茅县属之易武、倚邦、革登、莽芝、蛮砖、架布、漫腊(这些茶区今皆属西双版纳)及车里属之攸乐山(位于江内)一带所产者为“山茶”,江外产为坝茶,按“坝”为摆夷语,其义为原野,其实车佛南各县之茶叶,并不产生于原野,而繁殖于海拔四千尺以上之山地,或四千尺上下高原附近之丘陵。车里盆地海拔较低,约一千八百尺。而茶树之散布,则高在四千尺以上之勐宋(今勐海的一个乡),五六千尺之南糯山及攸乐山。“坝茶”一名,似为不伦。
 
佛海产茶数量,在近今十二版纳各县区,为数最多,堪首屈一指。同时东有车里供给,西有南峤供给,北有宁江供给。自制造厂商纷纷移佛海设厂,加以输出便利关系,于是佛海一地,俨然成为十二版纳之茶业中心。素以出产普洱茶叶着名的六大茶山,以越南关税壁垒之森严,及运输上种种之不便,反瞪乎后矣。
 
注2:民国时期,原料充足的勐海成为十二版纳茶叶加工中心。
 
兹以佛海为本文叙述范围,旁及车里、南峤及宁江设治区域。多年来搜罗之记录皆远寄他方,旅途匆匆,尽一日之力,就记忆所及者为之。挂一漏万,知所不免也。
 
二、产区及产量
佛海、车里、南峤及宁江等县区,凡海拔四千尺左右之山地,或原野附近之小丘陵,皆滋生茶树。尤以佛海一县之产区最广。佛海共分四区,区各一土司,曰勐海土司、勐混土司、勐板土司及打洛土司。
 
勐海土司所属各村落,即郢勐海(佛海县治所在)、曼兴、曼海、曼贺、曼谢、曼买、曼丹、南里、曼扫、曼真、曼夏、曼耷、曼喷弄、曼拉闷、曼赛、曼斐、曼董、曼旮、曼丁景、曼鲁、曼蛮嶝、曼降、曼峦、曼录、曼法、曼崃、曼磊、曼蚌、亚康、曼舀、曼满、曼崀、曼泐、曼袄、曼榜、曼两、弄罕、曼先、曼中、葩宫贺南、大小呼啦、贺岵六村、葩珍五村、葩盆黑龙塘、上下水河寨等六十余村。海拔由三千九百五十尺至六千尺不等,村村寨寨,无处不茶,只不过产量有多少而已。
 
勐混土司区与勐海区,地理环境约略不同,产茶范围,亦颇广阔。勐板、打洛两区海拔较低,面积不大,产茶范围,限于少数高地带。兼之距离市场(勐海)太远,不便集中。勐板因人户稀少,野生茶树,大都任其飘零满山,无人采摘也。
 
车里产茶区,分布江内外。江内以攸乐山为中心,江外以南糯山及勐宋(两地现今都属勐海)为中心,车里之三大产茶区也。曼累、勐笼、落水洞及其他各地次之。
 
南峤(现属勐海,现勐海包括当时佛海、南峤、宁江等县,原属车里的勐宋、南糯山等地现均归勐海)产茶区,遍布于景真、勐翁、景鲁、景迈兑、西定、勐满、旧笋各自治区域。
 
宁江则以曼糯、勐阿、勐亢、景播等处为最,惟出数不多耳。
 
各县区产茶量大概估计,则佛海约一万担,车里八千担,南峤五千担,宁江五六百担。若有销路资本,再尽力于茶园之整理,如剪枝、除草、壅根、施肥及荒废茶园之开发利用,则产量可增至十万担之数也。
 
产茶时期,起自国历三月尾至九月或十月止,每年有六七个月之采摘期。在三月尾和四月初采摘者,曰“春茶”,曰“白尖”,以概系白毛嫩芽之故。过此所生产者曰“黑条”,色泽黑润,质重而色味浓厚,为制造“圆茶”、“砖茶”之主要成分。黑条之后曰“二水茶”,又曰“二盖”,叶大质粗,叶色黑黄相间。二水之后曰“粗茶”,概系黄色老叶,不复有黑条间杂其内,品质最为粗下,专供制藏销紧茶包心之用。九月初再生一次之白毛嫩芽曰“谷花茶”,盖其时正当谷禾扬花之季,当地人民称稻曰谷子,因此遂名其时所产之白毛嫩芽为“谷花茶”或“谷花尖”,品质次于春尖,叶色则反较春尖为光华漂亮,不易变黑,通常用作圆茶之盖面。
 
谷花茶之后,尚有一次之粗茶,盖为数不多。其时已届农人秋收之期,跟着即有樟脑之出产,一般茶农于秋收之后,群趋于樟脑之制造,不复再有人上山采茶矣。
 
三、品质
就易武,倚邦方面茶商说来,则佛海一带所产之茶为“坝茶”,品质远不如易武、倚邦一带之优良,然易武乾利贞等茶庄,固尝一再到江外采购南糯山一带所产者羼入制造。而佛海一带,每年亦有三五千担之散茶运往思茅,经思茅茶商再制造为“圆茶”(又称七字圆)、“紧茶”分销昆明及古宗商人。制者不易辨,恐饮用者亦不能辨别谁是“山茶”,谁为“坝茶”也。
 
就个人所知:江内外茶叶,除极少数外,似为同一品种。且各产茶区之地理环境,亦大致相同。不过易武方面,茶农对茶园知施肥、壅根、除草、剪枝等工作,而佛海一带则无之耳。
民国二十三四年期间,着者尝以佛海附近所产茶叶,制为“红茶”寄请汉口兴商砖茶公司黄诰芸君代为化验,通函研究。据复函认为品质优良,气味醇厚。而西藏同胞且认为和酥油加盐饮用,足以御严寒、壮精神、由幼而老,不可一日或缺。虽由于嗜好习惯之各不相同,而佛海一带茶叶品质之不坏,可得一旁证。
 
注4:这里的“红茶”是指类似后来滇红的全发酵红茶,还是指装篮发酵的后发酵茶?
 
四、制法及包装
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
 
注5:发酵工艺,湿水—入篮—筑茶—分口堆存发酵。
 
李拂一先生明确的结论是: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疑问二,不规则发酵是如何不规则,是指多次发酵,还是篮中各部分发酵不规则?疑问三,暗褐色红茶,是指干茶暗褐色,汤色红,还是叶底暗褐色,汤色红?
 
可以确信的是,解放前“散茶”指的是装篮发酵茶。
 
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再加工制为“圆茶”、“砖茶”或“紧茶”。另行包装一过,然后输送出口,是为再制造。兹分述于下:
 
(一)圆茶。圆茶大抵以上好茶叶为之。以黑条作底曰“底茶”;以春尖包于黑条之外曰“梭边”;以少数花尖盖于底及面,盖于底部下陷之处者曰“窝尖”,盖于正面者曰“抓尖”。按一定之部位,同时装入小铜甑中,就蒸汽受蒸使之柔,倾入特制之三角形布袋约略揉之,将口袋紧结于底部中心,然后以特制之压茶石鼓,压成四周薄而中央厚,径约七八寸之圆形茶饼,是即为圆茶。不熟练之技师,往往将底茶揉在表面,而将春尖及谷花尖反揉入茶饼中心,失去卖样。普洱茶叶揉茶技师之最高技术,即在于此。如底面一律,则此项揉茶技师,则失其专家之尊严矣。每七圆以糯笋叶包作一团曰“筒”,七子圆之名即源于此。每篮装十二筒,南洋呼为一打装;两篮为一担,约共重旧衡一百二十斤。此项圆茶每年销售暹罗者约二百担,销售于缅甸者约八百担至一千五百担。
 
加工:1、按一定之部位,同时装入小铜甑中,就蒸汽受蒸使之柔;2、倾入特制之三角形布袋约略揉之,将口袋紧结于底部中心;3、以特制之压茶石鼓,压成四周薄而中央厚,径约七八寸之圆形茶饼。
 
结论:圆茶是黑条为底,春尖撒面、谷花尖点缀的拼配茶。工艺是先蒸汽蒸软再倾入布袋、略揉之不能破坏配茶层次、石鼓压。疑问四,春尖和谷花尖要不要装篮发酵?因为发酵茶和不发酵茶拼配口感是难于协调的。
 
二)砖茶。砖茶原料以黑条为主,底及面间有盖以“春尖”或“谷花尖”者,按一定秩序,入铜甑蒸之使柔,然后倾入砖形模型,压之使紧,是为“砖茶”每四块包作一团,包时块中心尚需贴一小张金箔,先用红黄两色纸包裹,外面加包糯笋叶一层,再装入竹篮即成。竹篮内周须衬以饭笋叶,每篮十六色,每担计两篮约共重一千一百余斤。专销西藏,少数销至不丹、尼泊尔一带。年约可销二百担至三百担。此外尚有一种小块四方茶砖,仅洪记一家制造,装法包装,大体与砖茶相同,只不需贴金,年约销四五十担。
 
(三)紧茶。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盖”;黑条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如制圆茶一般,将各色品质,按一定之层次同时装入一小铜甑中蒸之,俟其柔软,倾入紧茶布袋,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就坐凳边沿照同一之方向轮转而紧揉之,使成一心脏形茶团,是为“紧茶”。“底茶”叶大质粗,须剁为碎片;“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之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天下之事,往往不可一概而论的:印度茶业总会,曾多方仿制,皆不成功,未获藏人之欢迎,这或者即是“紧茶”之所以为“紧茶”之惟一秘诀也。紧茶每七个以糯笋叶包作一包曰一“筒”。十八筒装一篮,两篮为一“满担”,又叫一驮,净重约旧衡一百一十斤左右,专销西藏,少数销于尼泊尔、不丹、锡金一带,年可销一万六千担。
 
其经由思茅或思茅茶商制卖给藏人古宗者,每篮只装十五筒,两篮为一担曰“平担”。竹篮内周亦需衬以饭笋叶,篮口并需以藤片绊牢,与“圆茶”、“砖茶”之装法相同,只篮形或长或方,或大或小,稍有不同耳。竹篮竹叶、藤片扎篾(即竹丝)等包装费用,每担约半开滇币五六角左右。其取道缅甸即转运西藏之“紧茶”,于运抵仰光后,需再加麻包,并打明标记牌号,方能交船运,即每色约费工料卢比五安那至六安那。亦有在中途如景栋或瑞仰即需加缝麻包者,在景栋加麻包之费用较大,然损失则鲜。至运达加嶙崩(Kalimporg)之后,尚需再用兽皮(牛羊皮之类)加包,方可运入西藏。包装费用,高出生产费数倍,真是“豆腐盘成肉价钱”矣!
 
五、运输及运费
由佛海出口之“紧茶”,除少数销售于不丹、锡金及尼泊尔一带外,大多数皆运入西藏方面销售。并非完全外销,不过国内无路可走(由思茅经下关、大理、阿墩子入藏,须三四个月之马程,方抵拉萨,由佛海经缅即至拉萨不过三四十日),不得不支出大量之买路金(每年约三十余万卢比之巨),而假道于外耳。在八九年前,缅属孟艮土司境内,尚未通行汽车时,佛海每年出口茶叶,概须取道澜沧江之孟连土司出缅。西北运至缅属北掸部中心之锡箔(Hsipaw)上火车,由锡箔西南运经瓦城,再直南经大市(Thazi)而达仰光。由仰光再换船三日或四日至东即加尔各答上岸。由加尔各答再上火车,北运至西哩古里。由西哩古里用牛车或汽车运抵加嶙崩。至此又须改用骡马驮运入藏。由佛海至锡箔一段马程,最少需十八日方可到达。锡箔至仰光须三天至五天。到达加嶙崩最速需一月之期。此过去佛海藏销茶叶之惟一出路。嗣后缅东公路修至公信(又作贵兴),佛海茶叶出口,遂有一部分舍西北锡箔路线而道西南孟艮路线者。由佛海西南行经孟艮,再西行经打崞而至公信,马程仅十四日。由公信交汽车运达瑞仰或海和,然后换火车再西行至大市。由大市直向至仰光,至少可减少四五日之行程。由佛海至孟艮(景栋)一段马站,为期仅六日,最迟亦不过一周。由孟艮两日之汽车可至瑞仰。再一日直快火车即可到达仰光。较诸西北锡箔路线,减少一半以上之行程,所以迄今不再有取道锡箔之一途者矣。
 
由佛海至孟艮(即景栋)之骡马运费,每驮即一担约卢比三盾半至三盾四分三;景栋至瑞仰汽车约费六盾半;瑞仰至仰光火车费约三盾四分一至三盾半;仰光至加尔各答船费约三盾半至三盾又八分之七不等。总计每担(即两篮)茶叶,由佛海至加尔各答转运费最高额约需卢比十七盾又八分之五之数,如需运至加嶙崩,则每担尚需加火车汽车费三盾至四盾余也。此外如景栋、瑞仰、仰光等处之办事费,皆未计算在内也。
 
佛海一带茶叶产量,在云南境内,为数最多,而价值最廉。民国十六年前,制“紧茶”用之三塔货散茶(即黑条三成,二水及粗茶七成),曾一度跌至每担(旧衡一百斤)半开滇币四元。近两三年来,因运销活跃,较过去颇呈高涨之势。然最高纪录,亦尚未超过十四元也。兹将最近三年来生叶各色初制散茶及再制茶之价格,附表于下,以资对比。
 
七、出口数量及税捐负担
每年由佛海出口茶叶原包括“圆茶”、“砖茶”、“紧茶”及“散茶”等数种。销地遍暹罗、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及中国西藏等各地。内中以“紧茶”为大宗,以西藏之销量为最大。所言茶者必称“紧茶”,而言销路者必盛道西藏也。在十年之前,每年尚不过出口数百担或千余担,制造亦不过一二家,近则销数年达一万六千担以上而制造商至十数家矣。若能改良制造,注意壅培,则销数及产量,当大有扩展之希望。
 
上列数目仅就记忆所及,错误之处当甚多,容他日更正之也。今年新成立之大同茶庄约可五百担未计在内。
 
茶叶税捐,向仅厘金一项,每年旧滇币约一元二角,嗣后滇币跌价,改为四元五角。裁厘后设茶消费税,改旧票为半开银元。前年减为三元,去年起加为三元三角。此外尚有地方杂捐数种,约共四角至五角。
 
缅甸方面,因滇茶条约关系,凡经由陆路至缅甸之货,皆不纳税。缅甸为印度帝国之一省,由缅至印,等于内地运输,所以佛海茶叶在印缅境内运输或买卖,皆无须缴纳税捐。加以生产异常低廉,遂得运越邻国,倾销入藏。印度西藏一带边界,皆盛产茶叶,仅一山之隔,然卒不能向藏进行印茶之贸易,虽品质及制法相差,或与藏人口味有所扦格,而生产费过高,为一般藏人购买力所不及,或乃一主要原因。印度茶业总会对佛海茶之能远销入藏,颇生嫉视,尝怂恿印度政府构筑关税壁垒,以为对策,以格于滇缅条约,暂时尚不果行。上年印度茶业总会,以大宗款项,将印度红茶仿制为“紧”、“砖”茶,于大吉岭、加嶙崩一带,广劝藏人试饮。虽无若何成效,然以其处心积虑之情形视之,佛海藏销茶叶,将来总不免受到相当之影响,兼之印缅已于上年四月一日起实行分治,此后滇缅条约,当失其连带性作用。闻印缅关税,定三年期实行,今满期不远,前途殊不能乐观也。
 
注9:印度茶业总会,以大宗款项,将印度红茶仿制为“紧”、“砖”茶——为什么不用绿茶而用印度红茶仿制,是否暗示了紧茶、砖茶的汤色外观和红茶接近,也就是说,紧茶、砖茶都是后发酵较为充分的原料做的茶?
 
八、结论
佛海一带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气味浓厚,而制法最称窳败,不规则之多次发酵,仅就色泽一项而论,由绿而红以至暗褐,印度之仿制无成,或以此耶。
 
注10:李拂一先生明确的结论是1、不规则之多次发酵;2、仅就色泽一项而论,由绿而红以至暗褐;①干茶色由晒青绿茶的绿色变为后发酵茶的红色至暗褐色(可能性不大)②茶汤由晒青绿茶茶汤的绿色变为后发酵茶茶汤的红色至暗褐色(可能性大)③叶底由晒青绿茶叶底的绿色变为后发酵茶叶底的红色至暗褐色(可能性大)近年来南洋一带人士之饮料,大多数已渐易咖啡而为红茶,消费数量,虽未有精确之统计,然以其人口之众,及饮用范围之普遍而推测之,当不在少数。遍南洋售品,大部为印度、锡兰所产,唯是价值高昂。在印缅方面,每磅平均售价在半盾以上,似非一般普通大众之购买力所能及。佛海茶叶底价低廉,若制为红茶,连包装运费在内,估计每磅当不超过四分之一盾之价格,亦即印、锡红茶售价之半。即仅就南洋一带而论,当又获得新畅销。若再能运销欧美,则前途之发展,尤为不可限量。此应以一部分改制红茶,广开销路,在印度尚未对佛海茶高筑关税壁垒以前,作未雨绸缪之准备,此其一。
 
南洋侨胞以闽、粤两省籍人为数最多。粤人中除广肇方面人士习用旧制普茶之外,其潮梅一带及闽籍侨胞,皆酷嗜绿茶,日唯以茶为事者,颇不乏人。向销闽茶,自台湾崛起,闽茶销路大不如前。七七战起,抵制仇货之运动,凡我华人足迹所至,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南洋侨胞,进行尤为激烈;暹罗方面,有时发现暗杀贩卖仇货同胞之事件,以是台茶销路遂绝于华侨之社会。同时战区日渐广泛,闽皖浙等省茶叶,运出维艰,本年春,已有一二暹侨到佛海成立华侨茶庄,仿制绿茶,专销暹罗,成绩尚佳,颇得暹罗侨社之欢迎,惜其资金过微,无法扩充。此应以部分精制绿茶,趁此时期恢复华茶原有地位,与红茶双管齐下,开辟新的销路,此其二。
 
前已言之,佛海茶农,对于茶园,尚无施肥、除草等整理工作,虽或由于土民之无知,而茶价过低,使其无改进之兴趣及可能。迄今尚有不少荒废茶山,无人采摘,可为佐证。此应于创制红绿茶之时,予以提高底价之机会,务使其有改进之兴趣及能力。原采茶园,可望增加产量,荒废茶山,可以大量开发。同时似应由政府或人民团体,设一茶业机关,以资领导,并按科学方法开辟新式茶园,重新种植,以示模范。同时就地创设茶业实习学校,以造就当地新法制茶专才,此其三。
 
佛海茶商,勿论现有资金之多寡,总不免有捉襟见肘之现象,藏销茶叶,以运费高于成本数倍,不得不赖于印度商人借贷周转者甚多,无论直接或间接售予藏人,皆不免受到印商中间之操纵。生产者及制造厂商所得之利润皆极微,而消费之支出则浩大,中间被夺于印商者年不下十数万卢比之巨,此应由政府金融机关在印缅办理押汇,以避免印商之操纵,生产制造消费各方面皆得其便利。此外并须兼办茶农小贷款,俾佛海茶业前途,有充分之希望矣。
 
总之:1、黑条茶是装篮发酵较为充分的茶;2、装篮发酵是传统普洱茶的核心技术,但具体操作技术已失传;3、传统的普洱圆茶、砖茶、紧茶生产当年都是就成熟度很高的发酵茶;3、传统的圆茶、砖茶、紧茶都是撒面包心的拼配茶;4、现在的生茶、熟茶都不是传统普洱茶。
 
生茶迎合了绿茶口感的消费者;熟茶迎合了老仓茶口感的消费者,老生茶迎合了越陈越香消费心理的消费者,都是普洱茶对市场适应的新发展,即使有一天能恢复传统工艺,传统工艺的普洱茶是不是被消费者们喜欢,也还是一个问题。在这里仅想从文献和技术的角度探讨传统普洱茶是怎么一回事。
 
特别申明,我个人生、熟、古树、台地都有喜欢的,而且也赞成事物对现实的变化适应,不崇尚一味复古。
 
2009年12月想到台湾当面拜访李拂一先生,解答心中的疑问,可惜未能成行。如有茶友能解此憾,不胜感激。
 
《佛海茶业概况》作者:李拂一  本文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