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茶马古道上的滇西抗战(下篇)

发布时间:2023/12/14 11:11:32
字号:T|T

也就在数万马匹和藏区牦牛组成的运输队伍沿着茶马古道滇藏线艰难行进的时候,1942年5月,中美两国决定开辟驼峰航线,其飞行线路基本上与茶马古道滇藏线一致。于是成群的飞机由重庆、昆明经丽江,横越云岭、飞越一座座雪山到加尔各答,源源不断为中国军民运来抗战急需的物资。和陆路的艰难一样,这条空中的飞行通道也十分艰险,虽然从印度到中国昆明的空中距离只有500英里,然而当飞机从印度起飞后,很快就会面临喜马拉雅群山的阻碍,这些山峰时高时低,仿佛骆驼起伏的背,飞机得顺着山势不断的起伏。再加上驼峰上不存在夏天,山峰终年积雪,云层中悬挂着冰粒,飞行的高度太低,从印度一侧刮来的气流会导致飞机破裂,而飞得太高,又会遭到云层中冰粒的威胁,再加上日机的威胁,驼峰航线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航线,不断的有年轻的生命与满载货物的飞机坠落,以至于天气晴朗的日子,许多飞行员能够沿着山谷中失事飞机残骸的反光飞行。​

不过,滇西险峻的地理环境在为商贸的制造障碍的同时,也大大延缓了侵略者的脚步。1942年5月2日,日军快速部队三千人越过国境,以十辆坦克攻陷畹町。3日,再占遮放、芒市,4日下午进入龙陵县城。日军进攻速度之快,不仅出乎中国人的意料,甚至大大超过日本指挥官的估计,也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巨大的壁障横亘在日军面前,那就是举世闻名的怒江天堑,不可一世的日军只得焦躁地徘徊在怒江以西,直到三年以后被中国远征军赶出中国国境。​

然而在1942年的初夏,当日本占领缅甸继而控制滇西部分领土后,事实上他们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南北夹击,同时也切断了中国云南后方与外界的主要通道。为了最终的胜利,中日两国军队围绕着那条从历史深处泛现出来的国际通道进行了白热化的争夺。1942年底,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北部改编为驻印军,同时又从国内先后空运5万远征军去印度,集中于兰姆伽,接受美军训练并配备了大批美式装备,为打通和重新控制滇缅线做准备。12月10日,从印度边境利多起,经密支那、八莫到中国的保山、昆明的中印公路开始修建(即后来命名的史迪威公路)。伴随着中印公路修筑的进展,中国驻印军发起了缅北反攻战。1943年9月,驻印远征军由印度北部出发,向缅北孟洪推进,第一个战役就是艰苦的野人山战役。野人山全为原始密林,环境极为险恶,大部队难以补给,重武器亦无法使用,日军18师团55联队以小部队构筑据点逐山防阻,而中国远征军新38师亦以连为单位轮番攻坚,到了1943年10月,终于打通了野人山,士气高昂的中国军队,克服沿途日军抵抗,连战连捷。8月,经激战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密支那是缅北重镇与交通枢纽,也是日军防卫缅北的战略要地和粮秣、军火、物资集散地。密支那被中国军队攻克,使得中国驻印军与滇西远征军的作战连成一气,也在事实上打通了中印公路,从而使缅北战场的军事形势为之一振,盘活了滇西战局。​

1944年5月10日夜,从中国方向出击的中国滇西远征军分几路同时大举强渡怒江,揭开了滇西反攻战的序幕。1944年6月4日,滇西抗战中的铁血战役松山攻坚战打响。松山雄峙滇边重镇龙陵东北,踞怒江天堑之险要,扼滇缅通道之咽喉,山高谷深,易守难攻,有滇缅路上“直布罗陀”之称。日军占领松山之后,曾利用绵延不绝的奇峰顽崖,构筑了大量堑壕与堡垒,并狂妄地将松山称之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经过95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9月7日,松山被攻克,守备该地三千名日军全数被歼,七千多名远征军将士也壮烈殉国。松山争夺战是滇西抗战中最艰苦的战役,也是争夺滇西抗战胜利的关键一战。松山攻克,打通了到龙陵的交通线,为滇西全面反攻开辟了胜利的道路。接着,中国远征军一路势如破竹,于9月14日光复腾冲城,11月3日收复龙陵,20日收复芒市,1945年1月20日收复畹町。1月27日与中国驻印军及其盟军在缅甸芒友会师,中印公路得以打通,滇西抗战取得了完全胜利。​

当然,这样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仅只是收复腾冲,就有九千多名中国军人捐躯。如今在腾冲国殇园,还安葬着攻城血战中牺牲的3346名将士忠骨,他们的墓碑很小,碑文也极为简略,仅刻有职务和姓名。3346块墓碑集结在纪念塔的“麾下”,整齐有序,俨然一支严整的军队……​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千奇百怪,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这种以云南和四川为原产地的植物,是一种平和的饮料,与暴力、战争和狂放无关。它似乎是专门为休闲、轻谈或者怀旧准备的。不会有人想到,很多年以后的1942年,这条以运送茶为主要任务的古道,会因战争的需要陡然变得无比的重要,以至于数以万计的军人要为它喋血沙场。不过走在茶马古道上的商人以及走在茶马古道上的中国远征军有一点倒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进行生命的接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如今遍布中国以及世界的茶,其历史的源头都应该追溯回云南。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茶马古道数千年生生不息的传递,茶也许就只能成为一种平凡的植物,默默无闻地淹没在万绿之宗的云南那浩如烟海的植物里。因此,茶马古道进不进入历史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它作通道运送的茶,滋润了无数的苍生。其实对于我们栖息的大地来说,每一条道路都可能是一部史书,茶马古道就是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翻开它,满篇都写着一个“茶”字。​

此文摘自阮殿蓉《我的人文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