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清宫与普洱茶那些说不完的事儿

发布时间:2023/11/10 13:03:27
字号:T|T

中国普洱批发网讯:作为清代重要的贡茶品种之一,普洱贡茶自清初开始进入宫廷,其进贡历史一直延续到清末,长达200余年。普洱贡茶从茶叶的自身品质和包装上看,相较于其他地域的茶叶,有其独到之处。每年数量巨大的茶叶从云南进入宫廷,这在清代贡茶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普洱茶不仅大量用于宫廷日常生活,同时还被用在祭祀、医药、赏赐及礼品等方面,特别是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臣,更使普洱贡茶声名远播。

清代始进皇宫 采摘要经“五选八弃”

受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等条件的限制,普洱茶走过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阶段,一直到唐朝才逐渐开始被世人所知,而大量与吐蕃的交易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洱茶走向中原。但普洱茶走进宫廷,并逐步走向其繁盛局面则是在清朝。

雍正七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思茅设总茶店,以集中普洱地区的茶叶贸易。同年八月初六日,云南巡抚沈廷正向朝廷进贡茶叶,其中包括:大普茶二箱,中普茶二箱,小普茶二箱,普儿茶二箱,芽茶二箱,茶膏二箱,雨前普茶二匣。从此开始了普洱茶进贡的历史。雍正十二年,云南巡抚张允随进贡普洱茶,“普茶蕊一百瓶,普芽茶一百瓶,普茶膏一百匣,大普茶一百元,中普茶一百元,小普茶一百元,女儿茶一千元,蕊珠茶一千元。”这几种茶叶是普洱茶进贡的主要品种。

普洱茶成为贡茶之后,其种植区域、采摘和购销都受到清政府的严格控制,“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普洱贡茶的采摘制作非常讲究,有所谓“五选八弃”之说,“五选”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丛,选茶枝;“八弃”即: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食虫,弃色紫。在严格的程序之后,贡茶厂才开始进入生产环节。“瑞贡天朝”实是不易,就是这种严格的程序保证了皇帝能享用最好的茶叶。???普洱贡茶中的御贡茶则并不与例贡茶一起,而是由地方督抚随贡单一起呈进皇帝,这些贡茶一般直接进入皇帝御用的茶房,由皇帝或皇后单独享用。一般在三大节的时候,地方官员会给皇帝进贡。

皇帝饮普洱根据“贵新贱陈”道理

清代,普洱贡茶的品种比较多,从各种文字记载看,其前后期基本的品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从雍正十二年云南巡抚张允随所进贡单为:普茶蕊一百瓶,普芽茶一百瓶,普茶膏一百匣,大普茶一百元,中普茶一百元,小普茶一百元,女儿茶一千元,蕊珠茶一千元。阮福的《普洱茶记》(1825年成书)中可以看到基本上是以八类茶品为主,即: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

在《宫中杂件》中记载光绪三年四月新收普洱茶的品种数量为:普洱大茶九十个,普洱中茶九十个,普洱小茶九十个,普洱女儿茶三百个,普洱珠茶四百五十个,普洱蕊茶八十瓶,普洱芽茶八十瓶,普洱茶膏八十匣。从这三条文献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贡茶从雍正时期到光绪朝其基本品种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在名称上有了变动。

从实物的大小形状来看,五斤重团茶即普洱大茶,三斤重团茶即普洱中茶,一斤重团茶即普洱小茶,四两重团茶即女儿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即珠茶,茶膏也基本没有变化。除此之外,贡茶品种还有七子饼茶等品种。

需要指出的是,清代宫廷中尚没有意识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道理,在“贵新贱陈”的原则指导下,皇帝饮用的都是当年的新进贡的茶叶,大量的陈茶会通过各种渠道处理掉,所以现存的普洱茶最早不过光绪年间,距今一百多年,至多不会超过一百五十年。

2003年,云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公布的普洱茶的确切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产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普洱贡茶在清宫中的几种使用方式

1、作为日常饮品

清宫中上至皇帝、后妃,下到太监、宫女很多人都饮用普洱茶。只是皇帝饮用的大多是有地方官员直接进贡给皇帝的,饮用数量上并没有限制,如:从光绪二十八年一整年时间内,“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三斤十二两……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一两”。

乾隆皇帝曾经在诗中称赞普洱茶“独有普洱号刚坚”,赞扬普洱茶的品质,从而影响到社会上对普洱茶的评价,“总以刚坚者为细品,轻松者叶粗味薄”。当时世人对普洱茶已经非常认同,特别赞扬其刚坚的品质,也就有了“普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记载。而冬饮普洱,夏喝龙井已经成为清宫饮茶风尚。

在清代宫廷,上至皇帝、皇后,下到宫女、苏拉等杂役都会有一定的例份茶,这些茶叶通常会以“月例”或“年例”的形式发放,宫中使用普洱茶的数量之大,从例份茶上就能看得出。???皇帝会在节日(特备是三大节)期间向皇太后进献茶叶并赏赐一定数量的茶叶给周边太监等人。如“嘉庆二十五年端阳节之例,进皇太后、诚禧皇贵妃等位大普洱茶八个,女儿茶五十个;赏王子大臣翰等普洱茶三瓶……”

2、药用与祭祀作用

在普洱地方繁衍生息各族的历史上,普洱茶首先是作为药材被认识的。明清学者曾经多次提到。清人王昶在《滇行日录》中记载:“普洱茶味沉刻,土人蒸以成团,可疗疾”。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的描述。清宫也十分重视普洱茶的药用价值,在普洱茶膏中就将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的记述覆于其上。罗养儒《云南掌故》中也说:“用普洱茶制作之茶膏,较它省为佳,若遇喉症,噙半块于口,不到半日病即消除,因此北京之人视云南茶膏为珍稀之物。”

清宫中用作祭品的茶叶大都是由皇帝精心挑选,普洱茶也位列其中。普洱茶用作祭祀的相对较少,主要是在一些宫殿内上供使用,而每年按时令举行的祭祀中都会使用大量的洁净奶茶,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普洱茶。

3、作为赏赐品使用的普洱贡茶

每年皇帝都会赏赐臣下一些物品,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茶叶,特别是普洱茶。一般是赏赐给周边近臣或者太监等。皇帝以普洱茶赏赐给臣下,说明普洱茶在清代宫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代西北诸游牧民族对茶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以茶解油腻。所以在下嫁蒙古的公主、外藩、进贡使者到京城进贡的时候,皇帝都会赏赐大量的茶叶,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普洱茶。

除了节日等定期要进行赏赐之外,皇帝还根据自己心情的好坏,不定期地赏赐给臣下一些物品,包括普洱茶。

清廷对外国本着怀柔远人的目的,以厚往薄来的宗旨给予来清朝的外国使臣很大的赏赐。赏赐中也包括大量的普洱茶。如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皇帝就赏赐了大量的普洱茶。

清代,普洱地方沉重的贡茶任务,使得茶农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与此同时,清代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也是政府机构对茶业的干预和引导作用的结果,普洱贡茶由民间到宫廷经历了一个对茶叶品质不断求精的过程。宫廷在对贡茶的评价、反馈和使用数量等,对茶叶生产技术和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个竞争和促进的机制。通过这样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交流,普洱贡茶在保证宫廷使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品质,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