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古茶树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4/6/10 14:10:56
字号:T|T

导读:

《古茶树的守望者》一文被刊登于《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春季刊),本次推送文章有几处稍作删改。

《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由云南科学出版社主办,于2005年创刊,是全国首家普洱茶专业品牌出版物。创刊至今,见证了普洱茶产业近十年的发展,为传播普洱茶文化、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杂志连续版权输出韩国十年,是国内唯一版权输出的茶业类专业连续出版物,荣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2008年、2009年、2012年年度输出版优秀出版图书奖。

宇宙的力量无穷无尽,千古以来,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万事万物,它创造了地球和人类,山川与河流,经历了开天辟地,生物演变,战争改革,一切看似千变万化,实则有章有法,这个世界轰轰烈烈,生生不息。

你可曾留意过,有一样灵物,汇集了宇宙间最正面的能量和智慧,一直静静地扎在土里,置身大千世界的一隅,没有声音和语言。光阴与它擦身而过,一天,一年,一世纪,一轮回。直到某一天,有一个人出现,将它请出,经历千山万水,来到你的面前。但即便如此,也许你依然未能亲睹伊人的本真芳容。

这,就是茶。

你可曾料想,有一些茶,就像那山谷中怒放的花,静静闲闲地开,却没有人看到,甚至没有人闻过她的香味,过了花季,谢了,一切都好像不曾发生过,自然在荒烟蔓草间被湮没,谁也不知道。就像一个动人的传说,流动在千家万户,最后走了样,变了形,但依然令人津津乐道,可是谁又知道这个传说的源头是否只是一个小孩的梦境或者是老人的玩笑。

公元1639年的秋天,是大明崇祯十二年。一个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的前夜,是什么驱使着一位满面风尘的中年男子跋涉几千里路,骑着他的瘦马走进中国西南边陲一个隐藏在丛山峻岭之间的小镇?络绎不绝进出于小镇的马帮以及镇上弥漫着的淡淡茶香令这位来自江南的男子恍如隔世,于是他在小镇住下,一位姓梅的老人用茶热情款待了他。男子走过太多的名山大川,品尝过无数的特色风味,在他洋洋洒洒的游记中,唯一记载茶饮的一段文字便出自于此行:“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那位落拓不羁的中年男子便是许多年后大名鼎鼎的徐霞客,而这段文字正是被记录于《徐霞客游记》中。

人类的祖先是智慧的,他们没有留给子孙牛羊,怕它们病亡;没有留给子孙金银财宝,怕他们用尽;于是他们留下了株株古茶树,望子孙后代好生看管,取之不尽。如今,300多年过去了,茶马古道上的小镇不再有马帮的穿梭,太华茶的真容不再被知晓,许多故事都已随风而逝,只有那片一望无际的山林和隐没其中的古茶树在岁月中守望。

小山水遇到一位茶人,雅号明曼青月,常年隐没在这片中缅边境的古茶树林中,远看是位鹤发道长,近看又是位皱纹里藏着许多故事的大叔。我们眼中的茶人,大多制茶、卖茶或者饮茶,而明曼青月被封为“茶人”的原因,是因为他“守”茶。

初遇明曼青月,他正用笼竹接来一壶清泉,挂在火塘上方的树勾上,加足了柴火,烧起水来。小山水途经,被这样质朴的画面深深吸引而顿足观望。

“姑娘,坐吧。”和蔼的大叔善意的邀请就像是等候多时的问候。

小山水临着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他不动声色继续添柴催水,直到壶里“沙沙”作响,只见他从火塘脚下拿出一只平底口窄的砂罐,又从火笼里扒出一些热辣辣的火炭,将砂罐置于火炭上烘烤起来。片刻后,砂罐热透了,大叔抓了把一旁篓子里满身披毫、条索肥厚的土茶投入砂罐,一边观察一边抖烤。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想来百年前的徐霞客受到梅老的款待也至多如此。

水沸了,大叔放下砂罐,将少许水注入,只听见“吱啦啦”一声响,砂罐内的茶叶连同注入的水一起往上喷冒,随即升腾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小山水忘乎所以:“梅老在世,太华重现。”

这是出茶的时节,觅茶之人千里迢迢捧着大把现金等候明曼青月,只为一品他亲手制成的秘境土红——据说这是当地的“斗茶王”。而他总是把新鲜出炉的土红结缘给周边的老人,却把趋之若鹜的茶商拒之门外。

小山水问他:“该茶是什么味道?”

“从来没尝过,大概很甜吧。”一个惊天动地的回答。

“那你为什么将它送去斗茶擂台?”

“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尊重它,有些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又何苦?”

“这片山林的茶树掉下的叶子,是绿的。我们只采摘这些被自然选中的叶子,用最原始的土法制作,茶的滋味由天地说的算,因此也只够有缘人享用。”

“那你每天还上山做啥?”

“修路、种树。”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观古树林?”

“不,为了让它真正回归自然,让它消失。”

小山水这才领悟了明曼青月“守”茶的真谛。

没人见过,不代表花没开过,自然不断地演绎,沉静而真实,对某些人来说,天地无言,不曾有何声息,但对有一些人来说,天籁地翰如斯响应,何曾息过?

你们或许没有见过秘境土红,但它此刻正悄然发芽……(山南别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