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郑子语:谁偷走了中国茶

发布时间:2014/3/8 10:55:59
字号:T|T

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澜沧江是茶树的母亲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树都是“海外华侨”。那么,印度的茶树来自哪里?“植物猎人”是如何将中国茶树移植到海外去的?印度阿萨姆茶和云南大叶种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让我们用一杯茶的时间,聊聊中国茶,尤其是云南茶的传播路径。

福琼偷走了中国茶?

东风西渐。19世纪中期之前,西方消费的绝大多数茶叶都来自中国。然而到了这个世纪末,印度已经取代中国跃居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中国茶叶所占的比例在世界上只占一成。中国茶叶突然遭受重创,一蹶不振,直到今天印度仍然稳坐茶叶出口国第一把交椅。这是为什么?​

​很久以后,中国人才明白,原来东印度公司派出了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到中国猎取茶种,在喜马拉雅山麓试种成功,从而改写了历史。​

​18世纪和19世纪初,中国的一些植物如绣球、菊花、牡丹落户英伦三岛,令英国人兴奋不已。英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在植物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挖掘的宝藏。《南京条约》签订后,第一个意识到可以到中国采集植物的是约翰·里夫斯(1774—1856),这位退休的茶叶检验员不失时机地把自己在广东工作时搜集的植物和种子送给园艺委员会,而在园艺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威廉·克儿(WilliamKeel)也意识到这一点,他选中了30岁的苏格兰成功的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

​1848年7月3日,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曾发给他一纸命令:“你必须从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挑选出最好的茶树和茶树种子,然后由你负责将茶树和茶树种子从中国运送到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运到喜马拉雅山。你还必须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没有他们,我们将无法发展在喜马拉雅山的茶叶生产。”​

​1848月,为了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同时寻找中国有经验的茶农和栽培工具,帮助英国政府在喜马拉雅山山脉建立茶园,福琼再度来到中国。这次他把自己装扮成中国人,旅程中少虽然发生了惊险的故事,不过搜集植物的工作很顺利。​

​英国人托比·马斯格雷夫等人的著作《植物猎人》说:“福琼从衢州和浙江的其他地区成功地采集到了茶树种子。他还从宁波地区、舟山和武夷山采集了标本,负责将23892棵幼株及大约17000棵幼苗运到喜马拉雅山山脚下,同时安排8位中国茶工携带工具一同前往。不久,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茶园陆续涌现。到了19世纪下半纪,茶叶成了印度北部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福琼惊人的举动还有,他第四次来到中国,是代表美国政府的,此行成功地促成了32000株茶树在美国生长。要不是美国内战的炮火,美国政府种植茶园的计划可能会就此实施起来,世界茶叶的格局或许会被重新书写。​

​可以说,没有中国茶,就没有印度茶叶的辉煌,而如果没有植物猎人福琼,中国茶业将是另一番面貌。小小的茶籽,幼小的茶树苗,就这样改变了世界。​



(福琼及福琼的书)

谁带走了大叶种?

另一种有关茶叶的争夺战旷日持久——在茶树原产地之争中,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的声音掷地有声。​

​张宏达先后深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在各个茶山区做调研。经过研究,张宏达指出,印度本身没有发现过野生茶树,可能在17世纪前后,印度的阿萨姆有当地的族人从中国带回了茶树,开辟了茶园,由此逐渐发展起印度的植茶事业。这种推断,也与日本学者松下智的论断相呼应。​

​他又从理论上证明,在中国分布的茶树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提出茶树、种茶、栽茶、制茶都不可能起源于印度。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后来人们从茶树的DNA测序也证明中国茶树植物具有最多的遗传多样,充分表明茶树是中国的原产。​

​张宏达进一步指出,普洱茶野生种分布于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为更正这个历史错误,张宏达教授几次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断定印度阿萨姆种茶树源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得到了国家茶学界的广泛认同。​

​如果说,福琼猎取中国茶还有迹可循,那么印度阿萨姆邦大叶种是如何从云南带过去的,则显得有点模糊。​

​2005年3月20日,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中日茶起源研讨会”上,日本茶业界著名学者松下智先生认为茶树原产地在云南的南部,并断然否认印度阿萨姆的萨地亚(Sadiya)是茶树的原产地。​

​松下智的理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2002年,他先后5次去过印度的阿萨姆地区。经考察,该地未发现有野生大茶树,而栽培茶树的性状与云南大叶茶相同,属于Camelliavar.assamica种。他进一步指出,阿萨姆的茶种是早年云南景颇族人从云南带去的。​

​他认为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江心坡地带(与今云南怒江州接壤),在中缅边境调整前属于中国。当时从云南到印度不需要经过第三国或绕道西藏,且印度阿萨姆的萨地亚离云南西北部最近(北邻西藏察隅),景颇族又主要分布在滇西一带,这样的迁徙完全有可能。​

​另外,现今阿萨姆地区从事茶树种植业的村民有不少为景颇族,他们仍保留着云南景颇族的民居和着装等生活习俗,尤其是竹筒茶的饮用方式与云南一样(松下智曾13次到过云南)。​

​第三,当地居民亦有嚼槟榔的习惯,而这是景颇族的一种嗜好。由此种种,他推断阿萨姆的景颇族和茶树都是与云南同宗同祖的。​

​按照松下智的逻辑,在写作本文时,笔者也想到另一种可能。那就是,阿萨姆邦的茶树也是云南傣族带过去的。​

​阿萨姆最早居住着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公元前10世纪,蒙古人穿越过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逐渐在当地定居繁衍。4世纪左右,蒙古人建立东辉国,在中世纪时期名为迦摩缕波王国,公元7世纪左右迦摩缕波王国达到最鼎盛的时期,统治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至孟加拉湾的广大土地。之后,王国便进入混乱不堪的岁月。公元1228年,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征服迦摩缕波国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Ahom),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

​傣族饮茶历史悠久,在民族迁徙过程中,也极有可能将茶树种植业带到了阿萨姆。当然,这种推断有待得到进一步证明。

水带走了云南茶?

相对于茶树的人工传播与流动,自然方式的流动是非常缓慢的,但不是说没有可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认为,从被子植物的进化可以知道,原始被子植物是起源于亚热带区域的高山上,茶树也是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云南的茶树因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的毁灭,得以生存和发展。由于茶果难以凭借风和昆虫四处传播,主要传播方式是从高处移到低处,或借助水的流动散播到遥远的地方。​

云南境内有“三大山系”和“六大水系”,是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伊洛瓦底江等许多大江、大河的上游。茶树种子通过这些江河传入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以及邻近缅甸的印度北部,在这些地方发现了类似云南大叶茶的乔木型茶树也是很自然的。​

​虞富莲研究员等认为,茶树大致沿着三个方向自然传播:一是沿着云贵高原的横断山脉,从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向西南方向,即向着低纬高湿的方向演变,使茶树逐渐适应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栽培型的云南大叶茶是其中的代表。二是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南北盘江及元江向东及东南方向,即向着受东南季风影响,且干湿季分明的方向演变,这类茶树的代表种有五室茶、五柱茶等。三是沿着云贵高原的金沙江、长江水系东北大斜坡,即向着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且干燥的方向演变,经人工选育栽培的云南东北部的苔茶是这类茶树的代表。

偷不走的茶树原产地

植物猎人猎走了茶籽茶树,民族迁徙带走了茶种,水传播了茶籽,但都带不走真正的茶树原产地。​

茶树原产地之争,自英国人勃鲁士1824年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开始。从那以后,许多科技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茶树原产地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有“阿萨姆”说、“伊洛瓦底江源”说、“东南亚”说等等;但世界大部分学者认为茶树原产我国。​

​不管是1892年美国瓦尔希的《茶的历史及奥秘》,1893年法国金奈的《植物自然分类》中,还是1960年前苏联杰莫哈节的《论野生茶树进化因素》,以及近年来日本“茶树原产地研究会”志村桥博士、桥本实博士的论文,都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

​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云南则是这原产地的中心。茶树资源专家虞富莲、陈炳环、谭永济等在对云南全境茶树资源察后,从云南茶种(Species)的数量、新种的发现、茶种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特点、云南的地质历史等,论证了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而在普洱市境内,广泛分布着距今27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在景谷县,发现了全球唯一的、距今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始祖。​

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和保护了古茶树资源。云南除滇西北高寒地区外,几乎都发现有野生茶树生长,其中树高在数十米以上的有20余处,树干直径在100厘米以上的有十余株。而巴达大茶树、南糯山大茶树、邦崴大茶树曾经分别代表了茶树的野生类型、栽培类型和过渡类型,被称为“云南三大古茶树王”。​

同时,云南还是我国乃至世界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云南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据统计,目前云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在60公顷以上的有14片,总面积超过1.8万公顷。这些大茶树和古茶园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文/郑子语 茶业复兴智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