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芳村里·一家小店的十五年

发布时间:2014/8/6 15:00:28
字号:T|T

中国普洱批发网讯:2006年7月的一天下午,一个戴草帽穿着凉鞋的中年男子,在芳村锦桂市场逛了很久之后,又转到洞企石路,老远瞅见一家货物从里到外堆到门口的“小芳茶行”。进门,一个老太太在店,煽着扇子,习惯性询问来客“老板找什么茶?”

直到后来才知道,中年男子是来“找茬”的,他买走了小芳茶行店面和仓库里的近9吨茶。这一单,小芳茶行赚了近300万。

芳村茶叶批发市场,是由周围十多个小型市场扎堆组成,每一个区域各有功能区分。如果算上周围的“卫星市场”,这里从事茶业态批发的店超过万家。

在2000年前,芳村茶叶批发还有路边摊形式,围绕芳村大道和洞企石路两旁,由城中村演变而来的各种小型档口是早期形式,后来慢慢新建了茶城、启秀、古桥等专业市场。

我们取样洞企石路边的这家批发小店“小芳茶行”进行观察,来看传统芳村的小店赢利模式。

小芳起初的老板并非村里的姑娘,而是偶然转行从事茶叶生意的人,1999年在此开店时,她已经年过五旬。??在2006年以前,普洱茶市场主要是卖方市场,供给小于需求。

当然,在此期间,普洱茶的消费群体也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港台和珠三角的老茶客,大多数人还以好奇的心态看待普洱茶——“普洱茶是什么东西?”

小芳茶行的新茶主要从原产地云南直接运来,从毛料到饼,销售旺盛。以吨为单位的交易经常会有。

老茶,则从珠三角藏家和云南几个大厂的人脉圈获得货源。珠三角的主要消费群喜欢喝陈茶,一时没有那么多货源,于是“人工做旧”的陈茶涌入市场,以“中茶”版面为主,在信息不对等的前提下,这些货被批往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及零售终端。

在此期间,包括原产地云南在内的很多茶商,都要从芳村进货“陈茶”。小芳茶行,在此期间也向外批发了上百吨的“陈茶”,此批茶利润在600万元以上。直到后来,大家也才公开称此茶为“湿仓茶”。

2007年。一场大火。熄灭之后,茶业生态圈也迎来毁灭与新生。

一些具有先见之明的粤商汲取经验,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而在2000年至2006年间兴起的多家品牌,元气大伤。如果说从1999年昌泰迈出了民营品牌的第一步,那么2008年普洱茶行业也在重生之后迎来第二轮品牌春天。

从此,传统的“卖茶”慢慢转身“卖品牌”。

小芳茶行虽有原始资本积累,但掌门人无力转身,她并不了解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也无力进行团队建设。

此后,她回到家乡,店转给更为年轻的一代经营。

2008年后,普洱茶开始转为买方市场,货品供大于求。这一年,小芳茶行的利润几乎为零,收入仅能维持店面开支。

小芳茶行仍然“卖茶”,利用自己的人脉圈及老茶资源,赚取一定的转手费。

时光一晃到了2014年。

回头一算,小芳茶行在2000年至2007年之间的利润,约超过1300万元。而在2008年至2014年的6年间,纯利润不过190万元。资金循环与屯货,让小芳茶行很难见到多余的现金。

如今,小芳茶行唯一的优势,是可以号称“老茶店”。有时也想做某家品牌的代理,但又害怕单一化的产品无法满足原有客户需求,就这样,仓库的货越来越多,资金流动越来越少。

茶行业被称为懒人的天堂,许多人一量跨入,很难转行。

小芳茶行也一样,如今,店里也鲜有生客。年轻的老板在店里,通常只有两种姿势:或举头望望天花板,或低头刷刷手机。

十五年过去,门前越来越热闹,芳村也越来越庞大,小芳茶行仍然是那间破旧的小店。(中国普洱批发网 张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