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茶界十年盘点,都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5/11/2 22:11:07
字号:T|T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多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里面这么说道。

对于今时今日的茶业来说,这无疑是小说照进现实的最好写照,在从2005年到今天——2015年的这个十年中,中国的茶行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冲击,风云变幻,起落兴衰。

在时间流转的光影中,多少品牌成立又倒下,多少茶人家族为茶倾其一生,多少事件倒逼行业规则出台,多少新人茶痴涌现……俨然一个腥风血雨又侠骨柔情的江湖。

于是,茶语网开始用键盘梳理这个伟大的时代,细数那些在这十年内带给这个行业巨大影响的十个事件。

是为十年记。

一、金骏眉的传奇(时间:2005年)

很少有一款茶有金骏眉这样具备群众基础,几乎被所有喝茶不喝茶的人知晓。也很少有一款茶有金骏眉这样被当成奢侈品,但市场上却有从数万到数十元的价格梯度。自2005年6月,金骏眉从被生产出来,就注定成为市场目光的聚焦处。

这个时间是2005年6月,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堂茶业在那一年用最优秀的原料、最考究的工艺生产出了他们最顶级的一款红茶——金骏眉。次年,金骏眉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品饮者的认同,一时间,喝茶必谈金骏眉。在民间的口碑传播中,金骏眉逐渐被全国市场所知晓。

而金骏眉从2007年到2013年底的一场轰动全国、长达6年的商标案官司,更是让“金骏眉”这一曾经的品牌名,变更为一种茶叶的通用名,从此中国红茶中又多出了一个公共品类。

行业影响:推动整个红茶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在2000年以前,中国人在茶叶店是很少购买红茶的。红茶从正山小种诞生伊始,就一直是以出口为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对创汇有最大贡献的茶类。对国人而言,绿茶始终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

而2005年金骏眉的出现,不但让高端红茶火爆全国,甚至带动了全国其他地域的红茶销售与认知,推动了整个红茶产业的发展,进而改变了国内茶行业的市场格局。

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时间:2006年)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而唯一一个因茶而进入这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

行业影响:茶叶技术传承得到了官方肯定

在近代几十年间,中国茶业一直推崇工业化、技术革新,追求生产量和生产速度,传统的手工技艺似乎已经被时代抛弃。而在2006年,茶叶的传统制作工艺第一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这不仅是对茶叶制造的价值体系给予重大的鼓励,更是对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文化传承做出实质性的肯定。

虽然此后越来越多的茶叶品类和制作技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武夷岩茶的“第一次”,实实在在地代表了整个茶界,彰显了茶叶的文化地位和丰富内涵。

三、茶行业开始使用QS(时间:2007年)

QS生产许可,即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是我国为强化食品质量安全而实施的一项强制性的行政许可制度。

而茶叶产品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有两年缓冲期,企业可在此期间获得认证,但自2007年1月1日起未获得质量安全QS证书的茶叶,将不得生产销售。所有茶庄、茶馆,也不得经营无QS认证的茶叶产品,违者最高可罚款20万元。

行业影响:茶叶管理开始规范化

事实上,从八九十年代,国有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私企复苏却又混乱的状态,茶企亦然。国企时代的食品质量规范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茶叶安全需求。而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茶叶的整个销售量销售额大幅增长,国家有关部门也在2007年根据当代的市场现状,定制出更适合的茶叶的QS。

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实施QS认证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它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保证茶叶卫生安全,有利于规范市场。而对茶企而言,与其说是一种挑战,不如说更是一种机遇。

四、普洱茶崩盘(时间:2007年)

2005年3月,后来改称普洱市的思茅市,发起“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茶商们披蓑戴笠,牵马驮垛,扮成马锅头,牵着120匹骡马,驮着6吨优质普洱茶,沿着旧时马帮进京的路线一路北上,当年10月抵达北京,轰动全国。普洱茶声名大振,价格由此走高。

2007年3月,普洱茶价格开始飙升。“大益7542”从2006年的4000多元一件很快升至22000元,甚至一日三次提价,买者如过江之鲫。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下半年,大崩盘开始,普洱茶价格持续下滑,普洱茶毛茶价格从2007年4月的每吨6万多元跌到2008年的1万多元。业内人士估算,此轮价格“雪崩”至少使国内的普洱茶市场蒸发150亿元。

行业影响:普洱茶国家标准正式出台

2007年的普洱茶崩盘,使得无数从业者损失惨重,这是市场极度混乱的恶果,却也在另一方面成为2008年关于普洱茶国家标准出台的直接原因。这是事件导致行业规则出台的典型案例,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五、《茶叶感官评审方法》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时间:2009年)

2009年9月1日开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茶叶感官评审方法》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

这意味着,从前各类名茶评比中,以感官审评为主、与审评专家个人喜好相关度较高的审评方式,从此将拥有全国统一标准。

行业影响:感观审评规范化

业内许多专家均认为,该标准的出台,打破了以往茶叶感官审评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界限,大大克服了茶叶评审中的随意性。对于茶叶品质控制、品质交流、规范市场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紫砂壶牛市来临(时间:2010年)

2010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高价,在嘉德拍卖成交,创下了当年的紫砂拍卖单价之最。

在2010年至2012年两年时间,高级工艺师制作的紫砂壶价格普遍以每年30%至50%的幅度攀升,个别名家名壶的价格更是扶摇直上。特别是以顾景舟为代表的现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涨幅尤其引人注目,价格屡破千万元。

而到了2015年5月的嘉德春拍上,由顾景舟制作、吴湖帆题书并珍藏的大石瓢壶则以2450万元落槌,含佣金竟达2817万元。

行业影响:茶器变成了古董文玩,被重新定位

随着茶饮人数扩大,茶文化兴起,茶器的收藏属性、文化属性、艺术属性,在近几年被放大。独立的以茶具为中心的拍卖,在拍卖领域里面,茶器变成了古董和文玩类,被重新定位。

虽然“根正苗红”的紫砂壶确实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但是商家的炒作和市场的追捧,也是需要警惕的,紫砂壶的价格飙高到底有多少泡沫,或许九十年代港台紫砂壶的崩盘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七、茶叶食品危机安全元年时间:2011年)

2011年1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乌龙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有19种乌龙茶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而抽查共涉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7个省、直辖市58家企业生产的58种乌龙茶产品。

行业影响:对茶的考究上升到食品安全高度

这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由国家质检机关公开茶叶的监督抽查结果,并引起全国范围内的重视。在茶叶消费越来越热的现象下,消费者们第一次被当头棒喝——原来自己在追求名优茶口感、文化、保健功能的同时,却忽视了茶叶在源头上就可能存在的基础安全问题。

这样的心理恐慌,也导致了大量跟风新闻的产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2012年3月份,从新浪微博流行开来的“普洱茶最快致癌说”,以及之后4月份,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一份《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都触碰了国人敏感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

前者后被证明纯属谣言;后者对某些概念的混淆,以及以欧盟标准要求中国茶叶的严苛,也被议论为“有失公允”。此后,每年的媒体、报端,也都陆续能够见到对茶叶食品安全的关注。

八、茶语网千款茶评问世(时间:2014年)

2014年11月20日,广州茶博会上,茶语网发布了以消费者口感为审评核心的千款茶叶口感体验报告。同时正式宣告了国内首个茶叶类测评网站的建立,而且为茶行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未来制定符合茶叶消费市场的审评标准的参考。

行业影响:真正跟消费者对话的专业茶叶评审平台

与一直以来都以生产为导向的焖泡审评法比较,这千款茶评的发布,无疑增加了更多与消费者沟通的元素。

而茶语网本身的发展,也逐渐从一个提供茶叶类产品审评参考的数据库,日益成长为一个渗透茶界、无间隙沟通爱茶人、茶企和产区的交流平台。

免费茶样派送和线下活动,加上原创文章,吸附了大量专业读者,也使得更多茶界“小白”接触到茶,爱上茶,可以说,茶语网开创了茶叶专业媒体平台的新时代。

九、芳村茶叶城商户集体罢市(时间:2014年)

2014年10月23日,广州芳村茶叶城300多家商户在喷泉广场举行集会,抗议不合理的租金上涨。

而前几年,芳村茶叶城的商铺租金就在以每年约2%的比例上涨,2014年涨幅却猛增到了10%。于此同时,每五年交一次的“入场费”也从之前的3.5~15万,上调到了22~43万,让商户难以接受。

之后直到2015年,也有不同地区的茶叶城相继出现了罢市事件。茶城物业租金及各项杂费一涨再涨,茶叶市场近年行情却走向低迷,“野蛮涨租”遇上了“经营恶化”,芳村的矛盾,抑或是中国茶业发展的矛盾的一个投影。

行业影响:倒逼茶产业链转型升级

当茶叶的第一属性,从饮品变成了“期货”的时候,大环境下的茶叶生产成本上涨、因限制三公消费而越发萎靡的茶叶销售,以及普洱茶期货交易熊市等因素,都会对茶商的生存造成影响。

中国茶叶市场经营的商业模式一成不变,中间商层层盘剥,使得处于价值链末端的茶叶经销商成了尴尬的“接盘者”,终端商承担了更多的产业风险,也在倒逼着茶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十、一带一路,茶叶被纳入国家战略代言(时间:2015年)

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就分别提出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此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2015年,堪称“一带一路”的实施元年,也是中国新经济外交的开拓之年。

而茶叶,自古就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传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在随着古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茶叶与全球许多国家的本土文化结合衍生出新的茶文化形态,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改变了许多国家国民的生活方式。在新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茶叶更是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行业影响:提升茶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国茶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带一路”涵盖全球44亿人口,该区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而且还将持续获得政策利好。

而中国茶企在此新的机遇下,认真研究全球市场需求,积极转型升级,必将获得可观的发展空间。

来源:茶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