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批发网

中国普洱批发网

【普洱茶讯】一位台湾老茶人眼中的易武茶

发布时间:2015/3/24 17:54:09
字号:T|T

【号级寻根 神秘易武】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活跃的几十家茶艺馆,已经掀起普洱热。90年代初,随着香港茶楼清仓,宋聘、福元昌、同兴号等号级茶开始进入台湾茶圈。

 

当时的台湾书籍这样定义茶艺,“茶叶生产、制、销的技艺,及与饮茶艺术生活的融合与升华”。

1982年(民国七十一年),中华茶艺文化事业联谊会成立,茶馆联盟形成了自我规范发展的商业组织。1987年至1989年,时任“纪律委员”的彭金盛先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盛况。

上个世纪80年代的联谊会,左起彭金盛、蔡荣章、吕礼臻、张铭义

彭先生在台北有自己的茶馆,开讲“陈年普洱茶品鉴”等课程,他经常与朋友们交流茶,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遗留下来的号级茶,大多都是易武茶。由于当年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他们心中始终疑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现在还产茶吗?

【跨过海峡 归去来兮】

80年代末期,大陆与台湾开始有了民间交流,众多的老兵及离岸者回到大陆寻亲访友,投资办厂。

1988年,时值云南中茶公司50周年(1938-1988)大庆,邀请了台湾茶界代表团一行14人访问,时年35岁的彭金盛也在其中,在中茶公司的带领下,来到了朝思暮想的云南古茶山。原本追寻号级茶的脚步寻根探源,但这一次,因为主办方的行程安排(当时易武区域道路较为崎岖)没有去到易武,台湾茶界朋友们感到遗憾。

1988年12月,彭先生(右四)与朋友在南糯山茶王树前合影,如今该树已逝去

 

这年,他们到了景洪和勐海区域的古茶山,见到了南糯山和巴达山茶王树,而如今这两棵树都已逝去。

1988年在巴达茶王树前

大家惊叹于众多成片古茶山保存完整的同时,也看到当时国内普洱茶市场尚未形成——即使在云南省城昆明,95%以上的人都不知道普洱茶为何物。云南人主要喝滇绿、滇红与滇青(晒青毛茶)。

 

 

茶区的人们好奇地看着山外来客

只有在珠三角市场,人们才对普洱茶略有认知。带着遗憾,他们一行人于1989年元月初返回台湾。

 

【十八年后  深入易武】

自1989年返回台湾之后,一晃18年,他再没有去过古茶山。

2005年,彭金盛来到广州考察时,发现芳村已经形成茶业态集市,他开始把将台湾的不少老茶带至芳村销售,卖给珠三角的茶人茶商。当年的老茶,大多都是由香港和台湾返销内陆。由于号级茶的厂家早已消亡,公办茶厂的印级系列及后来的云南七子饼,逐渐构成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场流通的主流茶品。

手指时处为茶马古道马蹄印

2002年,台湾知名的《普洱壶艺》杂志创立发行,为港台茶庄与市场之间搭起了老茶交易信息平台。最晚于2005年的该杂志,尚有红标宋聘号的销售广告,很多老茶人表示,这些老茶多为货真价实、来源清楚的正品。

 

从彭先生提供的1992年香港向台湾的茶叶供货单据显示,当年的陈云号老茶,一饼的交货价为1100台币,建议零售价为2200台币,也就是五折供货。

时隔18年后的2007年,因一些机缘,彭先生终于和朋友一起来到易武茶山,那个曾经的号级源头,如今可好?

 

在去易武之前,一些茶人对他初略的说过,“易武的茶,麻黑和丁家老寨的比较好”。和朋友深入易武茶山,他完全沉醉于原始森林一般的天然环境,感叹古茶树“上天赐予我们这么好的东西,它的价值还远没有被世人所真正发现”。

从此以后,彭金盛先生每年春天都会呆在易武,翻山越岭于各个村寨,寻找一处又一处未经人工干预过的原始古茶林,每年都会制作自己认可的玩家级易武茶。

 

【选料正宗  传承号级】

2009年,彭金盛在东莞茶博会上,看到一家展位的易武茶卖得很火,“那生意好得不得了”,抬头见是“岁月知味”,这是一家定位专门做易武茶的品牌。

外行看热门,内行看门道,他注意观察细节——在展位上,一饼当年的麻黑标价为260元,而另外的丁家寨和刮风寨茶则标280元。“这是行家做的茶”,彭先生回忆说,因为在当时,麻黑的名气比丁家寨和刮风寨大很多,而实际上,后两个寨的茶更上一个台阶。如今,这两个寨子的古树价格是麻黑的两至三倍。

 

正巧在展会上,彭先生遇到了岁月知味的掌门人郑少烘,两人随即畅聊起来,他们对易武茶的横向分类和品质把关,聊有很多共识,从此两人也成为朋友。

他们认为,要制作优质的易武茶,除了核心产区的正宗选料,还有遵循号级茶留下来的百年历史经验。百年前,易武先民大多住在高山密林,一是为了防止马贼,二是防滑坡,三是防潮气。总之是居于安全考虑。

优等易武茶,一般海拔在1500米以上高山未经人工矮化的古树,即老寨茶。其次,海拔在1200米至1500米之间,茶树周围生长环境较好的“生产大队茶”也不错。而如果遭遇过度人工干预的低海拔坝子区域,出产的茶叶就令人不安。而如今,更是出现大量非易武区域冒充易武茶,令真正的茶人们无比痛惜,出于包容,又不愿多说他人是非。

如今,大多台湾老茶人都认为,“选料正宗 传统工艺”是恢复号级易武茶水准的基本要领,这需要易武后来者长时间的良知与坚守。(普洱商报/文)